欢迎访问鼓楼教育天地!

当前位置:首页>德育视窗>>德育动态>> 文章
“我与教育有个约定”区班主任读书会在十二初级中学共读《心灵的未来》

发布时间:2021/12/8 9:49:46 作者: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2754次

2021126日下午,在秋冬未至的晴日暖阳中,鼓楼区德育论坛第四片区近五十位班主任老师齐聚在十二初级中学的图书馆,共享读书心得,同悟心灵智慧,在繁忙的教育教学生活中,让阅读促进步。

共读《心灵的未来》读书活动由两位南京市德育工作带头人——宁海中学张莉萍老师、第五十中学裴娟老师主持。在现场阅读分享之前,老师们已经举行为时近一个月线上交流札记的过程,读书落在平时,见缝插针、安静思考。于是现场分享会上,老师们准备充分,侃侃而谈;所有与会老师都脱稿演讲,分享会充满哲思火花。

首先由田家炳高级中学钟晓璐老师开启这场神奇的心灵之旅,分享《幸福感·宽容心·前进力》。钟老师提出三个哲理性思考“我本可能不存在”“我可能不存在”“我将可能不存在”,就此阐述分析: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幸福感;教育思考的平和与空间——宽容力;教育发展的未来与探索——前进力。钟老师说,通过阅读,在认识自己的道路上“有进一寸的欢喜”。

接下来南京大学附属中学林茵老师分享《意识的真相·心灵的未来》。林老师引用作者从神经学和生物学领域给“意识”下的定义,即“意识的时空理论”,并结合教学经验,通过《赤壁赋》主客之辩形象地说明大脑中存在着不同意识之间的“斗争”,我们如何保持“自我意识”的清醒,如何正确面对学生的心灵成长。

第二十九中学张悦老师分享《教育是心灵的对话》。“眼见”未必“为实”,“心想”也许是潜意识产生的假象。大脑具有“可塑性”,通过学习实现自我突破。同时,她还对德育工作进行思考:如果家长焦虑、学生脆弱、应试氛围激进,这些怎么破?张老师总结得非常精彩:“朴素地践行心中自认为满意的教育标准,放下社会成见,实现自身价值。”

第八中学许丽老师发言题目是《相信未来》。人类总是对未来保有憧憬,未发生即有一切可能。许老师分析书中两个印象深刻的概念——“不朽”和“现实”,由此引发关于老年人、教育以及科技未来的思考。人类思考不止,探究不懈,必可在乐观自信中追求未来的美好。

第二十九中学幕府山初级中学都瑞老师发言题目是《用未来引领现在》。她提出每个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都老师提出所有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在教师看见学生身上更多的闪光点与可塑性的前提下追求因材施教。班主任应该关注学生全方面的发展,跨学科的发展,引领他们成长。

第三十九中学陶静秋老师发言题目是《头脑的风暴》。在陶老师眼中,《心灵的未来》不仅仅是一本生物学、物理学、神经科学的科普类读物,还是一本科学哲学书。它的每一个子篇章的开头,引用了著名人物的语言为楔子、文史量丰富;不仅有哲学内涵,也有着丰富的生活故事。陶老师对这本书的特点做了自己的解读与分析,还提出自己的思考: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教师这个职业是否还需要?教师这个职业应该怎么进步?道德品质是否能够通过人工智能获得?;

第十二初中朱一凡老师发言题目是《<心灵的未来>之诞生》。朱老师赞同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老师,每天忙碌在两点一线而不阅读、不思考、不生活,他教出的学生就只有教室范围的眼界。”所以他从“为什么会有这本书”“这本书里有什么”展开思考,探讨学术和科普的关系。探索从猎奇开始,我们老师要思考如何带领学生向世界提问,好比直接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和“提出十万个为什么,去探索、去懂得”当然不一样。

读书会的组织者、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德育研究室陈莉主任也分享与会心得:“班主任们来自文理艺体不同学科,本次读书会是一场跨学科头脑风暴。科学,是科学家的事情;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与时俱进读科普,学习科学知识,防止自我欺骗和被人欺骗,并且知道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如何改善人们生活。这本书未必与我们的工作有直接关系,但它是打开当今科技世界的一个窗口。”

《心灵的未来》带领读者了解全世界顶级实验室中围绕神经科学和物理学展开的令人惊叹的研究,不仅使深入地了解大脑的运行方式,还告诉我们这些技术将如何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面临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科技手段不断更新的教育环境,作为教师,如何怀着好奇心、进取心不断汲取新知,将科技发展为教育教学服务,融合,这是本次读书会落幕之后继续进行的课题。教育,应当以学生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

21-12-6心灵的未来 拼图

1 / 3

©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0228438号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