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鼓楼教育天地!

当前位置:首页>教研在线>>科研天地>> 文章
打造行动研究共同体,提升师生参与式课堂评价能力

发布时间:2020/12/18 10:46:43 作者: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3556次

20201216日下午,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中小学教师发展研究专项”课题(立项编号:J-c/2020/14“提升中小学教师参与式课堂评价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论证会在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416会议室举行。江苏省教育厅袁益民研究员、《江苏教育》副主编蒋保华、南京市教科所何炳均副所长、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张云飞、课题主持人魏玉平和潘虹辉,以及课题核心组成员方东升、胡芬霞、朱培波、力新兰等出席了会议。

论证会有何炳均所长主持。在张云飞主任致辞后,魏玉平做了开题报告。他从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和课题预期研究成果等方面向专家组和与会代表进行较为详尽的汇报。

该课题基于区域内外中小学师生日常教学中课堂评价行为普遍缺失的现象,针对课堂评价标准或评价内容缺乏差异性和个体性、课堂评价主体较为单一、评价方式不够合理以及评价工具的开发不力等状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日常课堂教学过程监测为基础教育质量评估切入点的与行动研究方案,以日常教学中课堂评价的实施为着力点,逐步转变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强化其课堂评价知识的培训与习得,形成日常课堂评价意识,自觉开展参与式课堂评价活动,以提升教师的课堂评价能力。

课题组着眼于三个方面,即设置协同参与商定的课堂评价目标、选用共同参与实施的课堂评价方式和利用协同参与交流的课堂评价结果,旨在更新教师的教育评价理念,改进教师日常教学的评价行为,着力提升区域内中小学教师的课堂评价能力。鉴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参与者、评价者和介入者的三重身份,课题组敦促参研教师基于课堂评价目标或评价标准,聚焦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活动,学会“蹲下身子”,切实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成效和即时反馈的事实信息,发现学生学习的共性与个性化问题,明了学生个体学习现状与评价目标之间的差距,借助和利用课堂评价结果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做出调整,为学生学习搭建支架,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介入式支持,在促进学生学习与助力学生学业成功的进程中形成课堂评价自觉,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在课堂评价的行动研究中促进教师的“全能”发展,超越自我,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专家组对课题的提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们认为,这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是在解决当下基础教育改革中面对的真问题和大问题,目标明确、意义重大。课题组迎难而上、勇气可嘉。课题的研究基础十分扎实,基于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小学学业监测与评价中的“双向细目表”的研发及其应用研究》、市2017年基础教育前瞻性项目---区域性教学改革重大研究项目《区域性协商式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目标下的课堂评价体系构建》以及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适合学情的学业目标下参与式课堂评价的实践研究》(L/2016/071)的相关研究成果及研究过程中发掘的新问题,有很大的实际意义。课题参研团队阵容强大,致力于学业目标的协同参与式商定、课堂评价方式的转变、评价结果的有效利用,以营造学生“友好型”的学习环境和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评价情境,在行动研究中关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提高师生对评价的认知与元认知能力,形成一个将课堂评价和阶段性评价转化为“作为学习的评价”的研究共同体。

专家组对课题的研究提出建议并寄予殷切期望,张云飞主任表示将对课题的研究给予全力支持。

©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0228438号

管理入口